English

蓦然回望中的日常生活

2000-11-08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孟繁华 我有话说

90年代散文随笔的热潮,在世纪之交仿佛正在走向衰落。豪华即将落尽之时,回头望去,这一流行了将近10年的时尚,似乎除造就了几位传媒英雄和剩下几个诸如“文化散文”“学术随笔”等语焉不详的概念之外,能够留下来的东西大概不会太多。这也符合这个被指认为“非经典化”时代的文化生产和消费之关系。但靳大成先生主编的“学术思想生活”丛书,却让人别有一番感受。这是一套平实的、书写日常生活经验的随笔作品,也是作者重新走过往日生活后,让读者有机会重新认识另外一种“历史”及作者的另一种写作的作品。它不是被制度化了的学院学者故作高深的高头讲章,也难以称为“文化散文”“学术随笔”。它们只是有选择地记述了与学术生涯相关的人与事,记述了对个人成长有过影响的一些经历。这套丛书很容易让人想起爱伦坡的《人岁月生活》,或者是帕斯捷尔那克的《人与事》。不同的是,这些作者记述的一些经历与一代人的经历密切相关,他们的成长历程以及对此作出的评价,都是我们所关心的。

丛书的作者大都是我们熟悉的学者,他们在90年代学界各种问题的讨论中,或者是在各自专业的领域内,都发表过自己独特或尖锐的见解。因此,他们也是正领风骚的一代学人。但是,丛书中他们那另一种叙述方式和内容,使我们有可能理解了是什么东西哺育或造就了这一代学者。在以往的阅读中,这些作者或是义正词严或是严密论证,都给人一种不苟言笑、正襟危坐的郑重面孔。这一姿态当然与他们的身份有关,也与环境和学术制度的规约有关。在学界,如果文章写得松弛幽默一点,会被认为是“瞎胡闹”或“不正经”。文学界的“痞子文学”大概也源于这一制度认同。因此,中国学者的文字不是朝着越来越好读的方向发展,而是朝着越来越不好读的方向发展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与二三十年代学者的距离显然是越来越远了。如果究其根源,大概与我们的写作与日常生活越来越遥远有关。理论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被“生命化”,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反而被我们忽略了。因此,当我读了这套丛书之后,上述感慨便油然而生。

这当然也是一套经过精心策划的丛书。靳大成先生在序言中说:这套随笔意在提供另外一种历史:即“它不是司马迁式的宏伟叙事,上下几千年,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,而是“意在提供一系列完全个人化的档案,行状,顶多相当于所谓稗史,写作态度非常认真,但尚未被编者的知识系统格式化,可以算做街谈巷议,道听途说的‘小说家言’,更多地表达作者个人的印象,个体经验的感受,个人主观化的对生活的体察,一句话,是个人经验的片段的集束。”在实现了这一表达的后面,隐含了所有作者之所以拥有今天的思想方式和情感方式的真正来源。他们在回望来路的过程中,无意间向我们洞开了被我们无数次谈论过的“历史”,而那时我们正置身于历史其间,同时他们敞开了不曾轻易谈起的内心生活。大概谁也不曾想到,正是这些有趣的日常生活和记忆深刻的事件,真正地营造了我们的情感和思想。

因此,这又是一套有趣的随笔作品。其中的个别作品虽然没有体现主编的预期设想,与整体风格有些距离,但仍不能掩盖丛书已经具有的价值。因为,无论80年代还是90年代,我们讨论了太多的“大问题”,述说了太多的“大历史”。然而,为什么会这样,我们却缺少必要的反省与回望。对研究者来说,它也提供了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。

这套丛书开了先河,它给我们带来的显然是一个好消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